张慧禾 副教授

张慧禾 副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21浏览次数:2228

 

 

 

 

张慧禾,文化传播系,副教授,女,1973年生,山东新泰人,文学博士,古代文学副教授,擅长明清小说研究。

1973年出生在山东新泰的一个小山村,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考进大学,虽然中文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专业,可是拿着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带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鲁东大学中文系的校门。大三时,大家都忙着报考研究生,我也不甘落后,经过努力,我成了当年班里五个应届考入研究生成员之一。浙江师范大学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一入学,导师就让我选定题目撰写学术论文,从未有过学术训练,第一篇论文刚写出的样子可想而知,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我第一篇学术论文在一年的时间内不知修改了多少次,最后终于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上顺利发表,我平生第一篇论文《中国女性类传的发轫之作——刘向<列女传>的传记意义》,就被《CUPA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从此我掌握了学术写作规范,三年读研,公开发表了五篇科研论文。2000年毕业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本校任教,一晃,十五年已经过去了。为了能站稳大学老师的讲台,2002年我又考取了浙江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学位,五年的攻读,终于在2007年拿下了古典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顺利地评上副教授。

教学情况:

2000年来杭电任教以来,先后担任《中国古代小说》、《现代汉语》、《大学应用写作》、《汉语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养生文化》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上课的总体感觉:课上知识、理论必须要与课下生活和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课上学到的东西与将来走上社会后的生活相适应,不然,上课就是无源之水,另外,作为大学老师,应该从思想上给大学生以正解的引导,传播正能量。

科研情况:

先后发表了《中国女性类传的发轫之作——刘向<列女传>的传记意义》(《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本文内容提要被《CUPA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1期转载)、《以当代意识写帝王生涯》(《人物》1999年第9期)、《〈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规律探讨与理论积累的双重努力》见《文论报》1999819485期第3、《碑志文体的文化意蕴》,见《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关于大学语文改革的几点思考》,见《集思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月版、《梁启超与〈史记〉》,见《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1期、《〈聊斋志异〉对〈史记〉的继承与发展》,见《语文学刊》2004年第3期、《禁毁小说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平云断岭,横空出世——〈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创作前后》,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南宋杭州的“说话”家数》,见《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转载)、《古代杭州小说的帝都情结》,见《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说说“馉饳儿”》,见《文史知识》2008年第2期、《论仇远词作的艺术特色》,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2作者、《缪荃孙信杞考释》,见《文献》2012年第1期、《论周清源其人其作》(《佛教与江浙文化》(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137月等几十篇论文。

参编《中外经典名著解读》(承担宋代散文、话本和辽金元明清部分10万字),杭州出版社20009月版;参编《新编大学应用写作》(承担第四、第五篇8万字),杭州出版社200110月版;参著《古代杂传研究》(承担第二章《古代碑志文》5万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3月版参编《浙江文化教程》,浙江工商大学出版,20108月版;校点《仇远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6月版。

《新时期帝王传回眸》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跨世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关于大学语文改革的几点思考》,在2003年大学语年会优秀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

本人负责承担的“推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一校高教研究所课程于2001年底结题;本人参与的(排第2位)“推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厅级课题于2002年底结题;本人独立承担的《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透视》校级课题,于2003年底结题;本人独立承担的《杭州小说研究》2004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常规性课题,于2006年底结题;本人负责承担的2006年度省“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仇远集〉文献整理》,已出版;本人负责承担的2010年度省社联科普课题《古典新意》,已结题。

人生格言:

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度像月亮,初一十**一样!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zhh@hdu.edu.cn